(一)目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据相关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目前,我国有心理问题的人约l 600万,其中1/3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发现:现在做事经常感到紧张的中小学生占22%,为一些小事过分担忧的占17%,对考试感到过分紧张的占35%,感觉同学关系冷漠的占27%,有烦恼、困惑无倾诉对象的占28%,有自责倾向的占21%,有恐怖倾向的占16%,惧怕学习的占13%,嫉妒心强的占12%,有攻击行为的占12%……这些数据均表明中小学生在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调控、学习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这些困扰能否得到教育者(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及时有效的关注和帮助,常常决定着孩子能否健康、快乐地生活或因此走入另一个极端。
1991年万圣节,美国一位考试常常夺魁、刚获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因无法承受过度的竞争压力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最终精神崩溃,竟开枪打死6人(包括自己),重伤致残1人。
2001年2月8日,中小学刚开学,从河南省郑州市“120”急救中心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一名8岁的小学生因害怕上学而跳楼自杀了;另一名12岁的少年因拒绝学拉小提琴而悬梁自尽。
一名年仅10岁的小学生因期中考试成绩未达到父母要求,心中惧怕,离家出走,险些被坏人拐卖。
一名女中学生经常听母亲说:“世上男人没有几个好的,接触男人时要小心。”从初三开始,她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移向男性“不该看的部分”,由此产生严重的罪恶感,甚至想搓瞎自己的眼睛。
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马家爵因打扑克与同学发生争执竟然杀死了4人。究其原因是由于长期没有满足自尊的需要,感受被人忽视、不受认可而心情压抑一触即发。
2004年1月29日和2月23日,清华学子刘海洋惨无人道地先后两次向动物园里的熊泼浓硫酸……
所有这些恶性事件,溯本追源,均可从其早年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失败的家庭教育找到根源。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塑造的重要时期,家长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为孩子提供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问题,都面临着要学会解决一系列的成长问题,如儿童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学会适应从幼儿园的游戏阶段向学校的学习生活的转化;学会与老师的合作,遵从老师的教导并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学会适应和遵守各种社会规范,并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接受自己的不足。所有这些,均需要得到家长及时的辅导。尤其是对于处于青春发育的孩子,面对生理的快速变化和心理上的特殊体验,他们具有更多的烦恼和困惑。这时,来自于家长及时有效的指导往往能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大染缸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大染缸,它对孩子产生着深刻、持久的影响。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家庭是以血缘、亲情和经济为纽带联结成的社会心理群体,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密切性,增大了相互影响的作用;第二,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小学生平均每天有2/3的时间在家中度过,其受影响的时间比在学校还长;第三,儿童和青少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家庭成员的作风、习性、喜好、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然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常常是需要家长刻意去营造的。深谙教育之道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亲爱的父母们,家庭风气是由你们自己的生活和你们自己的操作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们生活上的一般作风不好,即使最正确、最合理、并且是精心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也将是没有用的。相反,只有正当的家庭作风,才能给你们提供对待孩子的正确方法……”因此,他认为:“家庭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在于组织家庭生活。”要使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家长应努力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和家庭精神生活环境。
1.安排好家庭经济生活。一般来说,家庭经济收入多,家庭生活水平高,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发展。但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有作为的人都是出身于贫寒之家的。在布塞曼的研究中指出:家庭经济地位处于中上时,独生子女学业成绩较差,而经济地位相对略低的,独生子女的成绩反而是优秀的。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富裕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贫穷之家的孩子则 “早当家”,艰难的生活锻炼了他们的自强不息的性格。所以家长应注意科学安排家里的经济收入,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重视美化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是儿童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整洁美观、优雅的环境可以起到陶冶孩子情操、培养美感的作用。在这方面,成功的德国早期教育实践家卡尔·威特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他在墙上贴上了令人心情舒畅的纸,上面挂着经过精心挑选的有镜框的画,室内摆设的各种器具都很有趣,绝不摆设不合身份的东西。在卧室里,他绝不放置任何没有情趣的及不和谐的东西。至于人们赠送的礼品,凡与自家的摆设不和谐的绝不摆出来。穿衣服也这样,他反对花哨的服装,不仅自己,而且要求子女穿着整洁、朴素、雅致。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孩子终于成了一个心地善良、情趣高雅的人。
(三)几种不良的父母施爱方式
孩子离不开爱,一般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有益的爱,也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父母的爱中得以健康地成长。
常见的几种不良的父母施爱方式:
①溺爱。这是父母给予孩子的一件可以葬送孩子前程的可怕“礼物”,被溺爱着的孩子不懂得珍惜别人为他的付出,不懂得接受合理的、必要的约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软弱、退缩,不懂得关爱他人,没有责任感,将自己所获得的一切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犹如温室里长大的花草,经不起风雨,在社会的竞争中常常会节节败退。而这结果,是溺爱孩子的父母一手造成的,他们用“爱”的彩衣“剥夺”了孩子接受必要约束的机会。
②只有物质的满足,没有沟通的爱。这类父母忙于自己的生意、事业,没有时间或没有意识到要抽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他们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你想吃什么?”“你想要什么?”“你还有钱花吗?”……他们常常给孩子买来昂贵的衣服、玩具,带孩子出入豪华的餐厅,却很少关心孩子心里是怎样想的,孩子快乐吗?孩子难过吗?有烦恼吗?他们从不过问。而他们的孩子,感受更多的是空虚、无聊和缺乏安全感。
③自我牺牲型的爱。这类父母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如为了让孩子读好书,父母承包了家里的一切劳动,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天只需读“圣贤书”,至于其他的“不用管”,父母为孩子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却倾其所能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与需要。但当孩子不能如愿地实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又倍感遗憾和心力交瘁。而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充满了压力和不快乐。由于“什么都不用做”,他们丧失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以致在同伴中常感自卑和无能。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他们心里时时充满压力。据一项有关中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当要求回答“你认为最难抵挡的压力是什么?”时,在205名中学生中有80%认为最沉重的压力既不是学习负担也不是升学压力,而是源于父母过度的关心。过分的爱构成了过量的压力。
④专横的爱。这类型的父母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他们认为“孩子小,不懂什么”,他们总是抢着为孩子作出各种的选择,并经常对孩子说:“你懂什么?听我的没错!”他们认为孩子还不具备能力作出正确选择,于是小至选衣服、鞋子的款式,大至选报兴趣班、升学的学校等,都是他们自己说了算。结果可想而知,培养出的孩子要么没有主见,唯唯诺诺,人云亦云,要么逆反、背叛,孩子千方百计要挣脱束缚。亲子关系也常处于僵持状态。
以上这些都是不明智的施爱。对于孩子,爱犹如水中行舟,水既可载船,亦可覆舟。只有理智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其基本要求就是关心、理解、尊重、爱而不娇。在家庭中积极营建宽松、平等的氛围,相信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父母主动尝试去理解并尊重孩子的思考和选择,这更有助于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指导而日趋走向成熟。
(四)夫妻关系不健全的家庭孩子的特征
孩子最早认识和接触的人际关系是源于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因此,夫妻之间的和睦恩爱是孩子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土壤。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父母之间的真正爱情,这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首先以自己的相互关心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关于这些应永远记住”。否则,夫妻之间“两天一大闹,三天一小吵”或相互之间不言语,形同陌路人,势必酿成孩子压抑、苦闷、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严重的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反社会行为。
据调查发现,夫妻关系不健全的家庭孩子具有以下特征:放荡不羁、乱跑、撒谎和欺骗、固执、闷闷不乐、做错事无所谓、喜欢孤独、易烦躁、易发怒、经常发呆、不愿与人交谈、做事有始无终、言谈不能自制、喜欢吹牛等。正如卢梭所说:“只要父母之间没有亲密的感情,只要一家人的聚会不再使人感到生活的甜蜜,不良的品德就势必来填补这些空缺了。”只有具备健全的夫妻关系,才谈得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五)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是影响儿童心理特征形成的决定因素,不良个性特征是发生身心疾病的基础。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及其对子女心理形成的影响,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类型:
1.权威式教育: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他们善于以启发诱导方式教育子女,培养和爱护孩子的独立性和自尊心。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个性成熟,富有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强。具有这种性格特点的人对各种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的抵抗力强。
2.专制式教育:有些家长以“棒头底下出孝子”为信条,对孩子的态度过于严峻,管教严,限制多。动辄训斥责骂,缺乏关心和爱抚。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胆小拘谨,怯懦孤僻,个性内向。一些常见精神疾病,多发生在这种弱神经类者。
3.溺爱式教育:对孩子过分娇惯,无原则地迁就和袒护,满足一切要求,由父母包揽一切事务。在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多依赖、性格固执、自我中心,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适应能力差,容易发生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
4.放任式教育,有些家长片面理解“树大自然直”的含义,放任孩子,对孩子的体魄颇为关心,而对孩子的思想、心理健康却一切听其自然,缺乏应有的教育。放任自流,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冷漠。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缺乏社会适应性,从小养成自由散漫习气,不愿受任何约束。这样的孩子容易沾染上坏习气和发生各种行为问题。
(六)哪几类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疾病?
1.不和睦的家庭
在家庭吵闹声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的是家庭中的阴暗面,其性格或脾气暴躁,无所顾忌或优柔寡断、胆小怕事,如果家庭中关系不和睦、破裂家庭、父母闹离婚,言语不文明,行为粗野,不检点等都会影响子女身心健康发育。原因是:人的发育成长过程是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学习社会的过程,即实现社会化过程。每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都是在家庭环境条件下开始的。家庭环境和气氛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相处的方式、人际关系,社会态度等都给孩子提供了学习的模式。
2.有缺陷的家庭
只有父或母一方的家庭为有缺陷的家庭。这些家庭缺少教养孩子所具备的必要条件。孩子不但要有母爱,也需要有父爱,反之亦然。而缺乏任何一方的爱,都会使孩子的心灵失去平衡,对心理发育极为不利。因为培养孩子父母作用各有所长,不能取代,应各尽其责。而重男孩或重女孩的偏见则会给母亲造成精神压力。
3.承受压力的家庭
承受压力的家庭是指家庭中有慢性病患者造成的负担或夫妇长期分居、失业等带来的压力。例如家庭中父母一方瘫痪,非但对孩子的照顾不够,甚至要增加孩子的家庭负担,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孩子往往因父或母瘫痪,觉得在小伙伴中抬不起头,也会因被顽童戏谑,产生心理压力,从而造成自卑心理和多疑的性格等,这样的孩子若再遇到某些挫折,容易发生心理卫生问题。当然,也有些孩子在艰苦的家庭生活中得到锻炼,性格更加坚强。